简要回答

“为纪念路易·巴斯德诞辰200周年,恳请您用精湛的中国刺绣艺术,绣出这位法国微生物学家的肖像,我们等您来!” 这是湖州师范学院何小霞刺绣学院院长何小霞收到了来自法国的邀请。

中国刺绣与中华文化共舞数千年,形成了博大精深、风格各异、流派各异的刺绣工艺和文化,形成了庞大的“中国刺绣”家族。 目前,我国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30多个刺绣项目。

法国刺绣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法国最著名的刺绣工坊自1858年创立以来,就因与巴黎时装周的融合而闻名。法国人为何选择邀请何晓霞来担负这一重任呢?

因为爱,我执着

53岁的何晓霞出生于辽宁沉阳的一个刺绣世家,从小就练就了刺绣技艺。 1986年,何晓霞考入辽宁省工艺美术学校。 在此之前,刺绣对她来说只是一种爱好和一门小技能。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一档电视节目,提到刺绣面临着停产、后继无人的危机。 那一刻,何晓霞似乎突然被什么惊醒,“中国刺绣不能被任何人继承,是时候由我来登台了!” 她立即​​辞去了工作,告诉妈妈自己想刺绣。

何晓霞重新拿起绣花针,十年来,除了吃饭睡觉,她还学习刺绣。 2000年,何晓霞成立了刺绣工坊,探索整理了传统刺绣中的50多种针法,并从各地挑选了数十名绣工创作刺绣作品。

付出就有收获。 2009年以来,何晓霞的《藏族》、《约翰》、《结婚了》等一批刺绣作品在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等多个重大展览中获奖。 后来,她成为苏州刺绣大师顾文霞的弟子,学习刺绣的精髓,升华了以前所学的技艺。 然而,何晓霞并没有拘泥于传统技法,独创了一种横针动作——“挑竿针”。 她将西方绘画的立体特征与绣线的折射特性相结合,加入审美创作和绘画元素,使构图、光影、针线更加完善。 它将刺绣与刺绣技法的运用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辽绣”风格。 其刺绣作品运用针法,如毛笔般自由流畅。 摄影、绘画技法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让人特别震撼于刺绣的魅力。 。 2010年,何晓霞成为“辽绣代表性传承人”。 2012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为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

浙江湖州,世界丝绸之源,是一代刺绣圣人沉寿的故乡。 2020年9月,湖州师范学院蚕文化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与有志于传承和传授中国刺绣的何小霞一拍即合,开设了一所以何小霞命名的刺绣学校,依托丝绸之家的地理优势,通过抢救和发现、整理和保护、传承蚕丝文化的创新、交流和传播,向世界讲述蚕丝文化的中国故事。

攀登刺绣艺术的巅峰

中国刺绣百花齐放:苏绣色彩淡雅,绣工精细; 湘绣“绣能出香,绣鸟能闻声,绣虎能跑,绣人能抒情”; 蜀绣构图简单,虚实相宜,立体感强; 粤绣 精湛的工艺、清晰的艺术与科学、洒脱的绒条……每一丝刺绣都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

尽管如此,宫廷刺绣一直被业界认为是中国刺绣的一个高峰。 宫绣是故宫制作、收藏和使用的历代刺绣珍品。 刺绣稿一般都得到皇帝的认可。 当时的刺绣师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刺绣大师,因此他们的刺绣产品也融合了世界各地刺绣技术的巅峰之作。 其中宫廷刺绣画的水平最高,融合了广绣、顾绣、鲁绣等艺术的精华。 题材为宫廷刺绣所特有,内容包括中国帝王作品、名人字画、中国古典诗词等。

宫绣画的尺寸从小册页到大至3平方米不等。 由于流传下来的宫廷刺绣采用天然植物和矿物质作为染色材料,因此不能长期暴露在阳光和空气的氧化下。 因此,它长期存放在故宫地下室,无法向世人展示这些民族文化瑰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院织绣组专家宗凤英教授拜访国内刺绣大师临摹宫廷刺绣画作。 2015年,宗凤英收何晓霞为关门弟子,并将一生总结整理的所有宫绣手稿传给何晓霞,希望她能完成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刺绣文物的复制工作。

经过三年多的工作,何晓霞带领学生,现已临摹北京故宫珍藏的20多件国宝。 因此,她被刺绣界誉为“仿宫绣第一人”。

用刺绣艺术与世界对话

由于在宫廷刺绣方面的名气,何晓霞曾受邀在台湾、中国、新加坡、日本、俄罗斯等地举办个人刺绣展,好评如潮。 2018年,何晓霞受邀赴法国参加第二届中法当代艺术家联展。 阿尔布瓦市市长为她颁发奖牌时表示:“中国刺绣让我对美术有了新的认识,不愧为中国国粹,太神奇了。”

被法国人民对刺绣艺术的热情所感动,为了向世界讲述中国刺绣的故事,何晓霞发起成立了中法文化艺术经济交流协会。 阿尔布瓦市将一座拥有 500 年历史的建筑作为协会的驻地。 。

2019年7月,在法国举办的“世界百强艺术家作品展”上,何晓霞将耗时900小时完成的刺绣《拿破仑》呈现在各国艺术家面前,展示了传统技艺与当代来自中国的艺术。 碰撞中的全新作品。 令人惊奇的是,远看像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近看却又像一幅栩栩如生的刺绣品。 “挑剔”的艺术家们睁大眼睛看着这件作品,不相信这是用丝线编织的。 他们看得津津有味。 随后他由衷地赞叹“这是一件美妙而精美的艺术品”。

何晓霞说:“这不是因为我个人的能力,而是因为中国刺绣艺术的魅力。由此,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刺绣教育理念,我愿意帮助更多的人拿起绣针、绣花。”美丽心情,绣出美丽人生。”

2022年12月27日是法国现代化学和微生物学创始人、世界上研究狂犬病和炭疽病的第一人路易·巴斯德诞辰200周年。 法国将举办一系列大型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展。

如何利用中国刺绣艺术的多元特色和当代魅力,将路易·巴斯德演绎得栩栩如生,如何利用这个国际平台,用针线讲述中国的刺绣故事? 何晓霞暑假期间离家在外,做了大量的作业。 她学习了《路易·巴斯德传》、《改变世界的巴斯德》、《巴斯德全集》等大量书籍和资料。 她一直在想,“我想通过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艺术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来展示中国,传递中国文化永恒的内涵和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艺术的精髓。” 何晓霞说道。

本文地址:https://www.cixiucn.com/zhenfa/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