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

记者 杨丹

7月15日,长沙遭遇暴雨。

家住火星小镇的湘绣大师刘建新刚吃完早饭,坐在绣床前,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她每天坚持拉伸,这是她40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我深深热爱这个职业,一天不打针就像错过了一顿饭。”

在湘绣界,大家都知道“刺绣狂人”刘建新。

她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国家级传承人、湘绣“蓬发绣法”第三代传承人。 她创办的湘女绣坊是我省首家民营湘绣企业,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地。

灯光下,刘建新的白发清晰可见,但他的目光依然清澈锐利,小绣花针轻快地飞舞着。

她是如此的专注和虔诚,忘记了窗外的风雨,忘记了湘女绣庄昔日的辉煌,也忘记了现在的困难。

盛况

我热爱刺绣,技艺高超。 这是湘绣界人士对刘建新的评价。

刘建新,1951年出生于长沙县,1971年进入湖南省刺绣研究所任刺绣师。 凭借出色的能力,她很快脱颖而出,被亚太工艺美术大师周锦秀收为亲传弟子,成为“发针术”第三代传承人。

她的肖像画生动、栩栩如生,其作品《戴安娜》、《日本钓鱼者》、《美国华人》等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轰动海外。

1982年首创双面山水绣《名楼争辉》,荣获轻工业部创新奖。 随后的许多高难度双面绣,如《金鱼白鹅》、《山上虎山狮》等,被外国友人誉为“神奇加艺术”。 她参与的巨型绣屏《六孔雀牡丹》入选人民大会堂; 《樱花》入选国宝藏品。

她尤其擅长用“漩涡针法”绣兽毛。 拼接方法活泼,质感很强,她的风格独特。 《金猫》、《北京狗》、《银虎》等作品都是用簪针制作的。 刺绣经典。

1996年8月,退休后的刘建新在长沙市清水塘古玩文化街租了一个店面,创办了湖南第一家私营湘绣企业——湘女绣坊。

2003年9月,她在五一大道开设了分店“湘绣吧”,广泛教授湘绣技艺,在全国培训了数百名学员。

湘女绣馆陈列着刘建新亲自绣制或指导的1000多幅精美湘绣作品。 其中200余件品质优良,极具收藏价值,吸引了无数湘绣艺术爱好者。

随后,刺绣村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湘女”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湘女绣村一时间名声大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20.08米、宽0.8米的精美长卷《千鹤》,是她和秀庄工作室12名优秀技师历时5年完成的向北京奥运会致敬的作品。 这是湘绣史上最长的作品。

难的

2011年,由于长沙市清水塘古玩街拆迁,经营了15年的湘女绣品店被迫关门。 后来五一大道修了地铁,湘女绣吧也失去了场地。

很多因名声来到长沙的省外甚至外国客人,对久负盛名的“湘女绣馆”和它的主人刘建新一无所知。

湘女绣村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刘建新始终坚持传统的湘绣技艺。 他的作品都是手工一针一线绣出来的,费时又费钱。 无法大规模生产,产业规模难以扩大,利润不高。

失去了旧店面后,花多少钱去租新店面突然变得困难起来。 为了不让湘女绣坊彻底消失,刘建新将绣坊改造成规模较小的刘建新绣艺工作室。 他在自己家里设立工作室,坚持高品质创作,培养弟子。

虽然条件简陋,但刘建新的刺绣艺术工作室依然产出高品质的产品:

2012年,《荷与和》荣获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传统技艺大展金奖; 《虎头》荣获第五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暨全国代表性刺绣品种刺绣作品展金奖;

2013年6月,作品《长城》随“神十”一起升上天空。

简陋的条件无法阻挡刘建新创作和传承湘绣的热情和步伐,但却对他的作品的保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没有了门面,刘建新只好把1000多件精美的湘绣搬回家。 既没有通风设备,也没有恒温恒湿的环境,对绣品的收藏和保存非常不利。

采访中,记者看到,不少精美的刺绣品出现了裂纹或霉点。 刘建新很伤心,但也很不耐烦。 她说,《千鹤图卷》等最珍贵的作品一直存放在北京,她不敢带回湖南。

湘女绣村是刘建新的心血和希望。 无论多么困难,她都没有放弃。

2007年,刘建新甚至动员留学归来的女儿刘娅放弃在北京的高薪职位,回到常州协助她工作。

多年来,母女俩一起潜心研究湘绣的创作、传承和针绣,努力拓展市场,以商养艺,努力养活。

刘亚认为,湘绣既是文化产品,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除了其物质化的经济价值外,还具有精神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些企业不仅需要做大产业、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更需要专业人才进行创造、研究、技能保护和传承,以保证行业的长远发展。

她要求政府拨出一定资金或提供场地,支持湘女绣村的恢复和发展。

她还特别希望有远见的企业能够共同建立“刘建新刺绣艺术博物馆”,展示刺绣店的200余件湘绣精品,作为宣传湘绣艺术的窗口。

出路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孙建军曾表示:“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去做文化产业的事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投入。”

政府如何投入和支持? 记者采访了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颜曦。

颜曦介绍,近两年,国家鼓励对一切有市场价值、有生产经营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让其通过生产经营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同时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自身的防护能力。 这是一种新型的保护。

我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财政投入有限(每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为600万元),而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却相对丰富(全省有22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31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因此,很多时候政府的野心有余而力量不足,只能提供一种政策支持。

根据政策,每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年可获得5000元补贴。 政府每年分批支持20至30个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个项目扶持资金10万元至15万元。 刘建新工作室因产业规模等原因暂时不予支持。

7月8日、7月15日,省文化厅、长沙市文化广电局、长沙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分别到刘建新工作室现场工作,并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政府协调电视商家拓展绣品销售渠道; 搭建平台,提供参展机会,扩大影响力; 未来若建成“刘建新刺绣艺术博物馆”,可纳入长沙民办博物馆资助目标。

政府的支持让刘建新和女儿感到温暖和鼓舞。 但与他们的预期相比,还是有一点差距。

一方面,政府“没有能力包办一切”,只能提供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刘建新所坚持的传统湘绣艺术与产业化之间存在着矛盾。

如何调和矛盾,如何留住人才和技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湘绣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当代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地址:https://www.cixiucn.com/zhenfa/2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