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12日电 (田冬 程勇)山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有一位瘦弱的下岗哈萨克族女工带领各族妇女发展刺绣技艺,帮助牧民增收他们的收入并变得富有。 她就是刺绣师塞克尔。 ·胡山. 从传统的钩针刺绣到如今的全自动化机器刺绣,从四处奔波卖刺绣产品到如今国内外订单源源不断,46岁的赛克尔虎山用了23年的时间,将家乡的民族刺绣产品销往国内外。

木垒哈萨克刺绣姑娘在传承原汁原味的哈萨克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加入时尚精致的刺绣技法,以流行山水、人物图案等为素材,使当地刺绣产品从原来的家居实用品变成了收藏品。 观赏开发。 哈萨克刺绣与苏绣的绣法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绣法,称为“胡杨绣”。

作品工艺和意境的创新也使得胡杨刺绣产品的价格上涨。 以前,同样一件绣品只能卖几十到几百元,现在可以卖到几万元。 例如,作品《百哈萨克人》《民族英雄图》2011年拍卖成交价38万元。

近年来,木垒县加快了哈萨克民族刺绣产业的发展。 目前已有6000名哈萨克绣工助力刺绣文化产业。 当地政府还将哈萨克民族刺绣产业定为木垒特色支柱产业,正着力打造哈萨克刺绣之都。

在木垒县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记者见到了矮小、瘦弱的塞凯伊尔虎山。 她忙着指导公司里的绣花工进行刺绣操作。

宽敞明亮的厂房里,300多名绣工熟练地操作绣花机,一幅幅精美多彩的绣花图案迅速出现在你的眼前。 在工厂的产品展示区,你会被琳琅满目的精美刺绣作品迷住,从地毯、挂毯到小挎包、钱包,应有尽有。 品种琳琅满目,图案丰富多彩。

赛凯尔胡山告诉记者,少数民族妇女世代都有刺绣的习惯,但刺绣作品仅供自家使用。 如今,在她的指导下,已有5000多名各族妇女走上了刺绣职业,绝大多数还持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刺绣师薛娟从事胡杨刺绣近三年。 一开始,她的月薪有1000多元。 随着她的技术越来越熟练,现在每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3000多元。 她的刺绣作品深受顾客青睐。 ,通常一项工作一旦完成,客户就会立即订购。

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赛凯尔虎山注册了自己的刺绣公司。 从一个小作坊到现在的公司,从最开始的30多人到现在的300多人。 如今,公司拥有大大小小的绣花机300多台,绣花工300多人。 产品还从新疆境内销往国内外。 2014年,公司总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

赛凯尔自信地说,她的愿望是开一家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厂,希望将哈萨克民族特色与现代时尚有机结合起来。

塞卡胡山办公室的墙上,一直挂着一台顶形仪器。 Sekhar Hushan 说,这是她年轻时使用的旋转装置。 它叫乌热朱克,也是哈萨克族的民间传统。 手工刺绣纺纱的主要仪器。

作为木垒县哈萨克族传统手工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将这门民族工艺传承给了20岁的儿子巴赫·道力提。 巴合道力提说:“我从小就经常看妈妈的刺绣,我非常喜欢它,因为它融入了我们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我决心把它传承下去。” (结尾)

本文地址:https://www.cixiucn.com/zhenfa/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