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

05:43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栾翔)“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随金针长羽”。 唐代诗人罗隐曾描写过刺绣工匠的技艺。 如今,被称为“姑苏绣人”的1985年后年轻人张雪,将传统刺绣技艺融入现代审美,为苏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探索新思路。

手表。

(副标题)继承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苏绣,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绣以“精致、高雅”而闻名,其中以苏州镇湖绣最为著名。

出身于镇湖刺绣世家的张雪,从小就沉浸在或繁花似锦、或淡雅隽永的苏绣作品世界中。

传统上,刺绣属于“女性时尚”。 作为一个男孩,张雪最初并没有继承家业。 大学主修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后从事期货投资工作。 他的生活原本与传统手工艺无关。

有一次回到家乡,张雪发现,鼎盛时期号称“八千绣工”的镇湖,在她那一代,练习者屈指可数。 “我们这一代35岁以下从事苏绣的人不到50人。”张雪告诉新华社记者。

佛。

遗憾的是传统技艺后继无人,张雪毅然像七尺老人一样拿起银针,成为一名“绣花师”。 正是他的母亲,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薛金娣,将苏绣技艺传授给了张雪。

母亲没有劝阻他。 她暗自高兴儿子想要继承苏绣手艺,精心教他,能教的都教给他。

刺绣师的手。

绣花师剪断线。

张雪在刻苦学习的同时,不断地想:精美苏绣的创作者和工匠们工作辛苦,收入不高,人才流失严重; 工艺品级苏绣的制作精美、费时、昂贵,注定属于阳春白雪。 而低端机织绣品充斥市场,冲击传统工艺……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变化。 一向与古典艺术紧密相连的苏绣艺术该如何与时俱进?

经过近七年的探索,张雪找到了独特的答案。

四个季节。

(副标题)创新

“传统苏绣针法有9大类、40多种”,张雪说,“但在日常看到的苏绣作品中,用到的不到10种。”

整理完所有的苏绣针法后,张雪一直在想,除了常用的,这些前人发明、传承下来的针法是不是从此就要被束之高阁了呢? 如何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有一次,张雪在看一部关于星空的纪录片时,突然灵机一动。

“星空”。

“当我看到行星的轨道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圈圈的银线,我立刻觉得这个轨道可以用银线和金绣针来表达。” 张雪说道:“看到太阳在它周围放射着光芒,就像苏绣中的那一套针法……就这样,每一颗行星都对应着不同的针法,一一表达出来。”

就这样,一件展示苏绣丰富的拼接技法、具有未来感色彩的创新作品《星空》在张雪的绣针下诞生了,并一举获得了江苏省艺术博览会金奖。

“星空”大图。

《星空》的一部分。

与传统苏绣作品充满图案的不同,张雪用极简、宁静的构图勾勒出一组写意小品《四季》。 因其聪明、新鲜的创意,他获得了金奖。

不满足于二维平面创作,张雪还将苏绣引入三维造型的世界,创作了三维作品《山》。 今年,他还与捷克知名艺术家彼得·皮萨里克合作,用中国古典苏绣技法表达现代题材,创作了古今中外艺术碰撞的作品《源》。

“来源”。

在张雪的创新努力下,苏绣出现在手表表盘、耳机甚至珠宝首饰上。 作为一种传统而新颖的装饰艺术元素,它又回归到了当代人们的现代生活中。 “创新不是抛弃传统,而是让传统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张雪说道。

耳机。

眼睛的珠宝首饰。

未来,这位苏绣传承人希望打造一个走向世界的苏绣品牌。 一方面,他会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另一方面,他也会继续弘扬苏绣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

正如织锦源于勤奋和耐心,一针一线,推动苏绣的传承和创新,张雪说,“我们会一步一步慢慢做。” (视频:耿苏州《姑苏绣男》提供并授权发布;图片:张雪提供并授权发布)

本文地址:https://www.cixiucn.com/cixiutu/1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