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

在陕西省宁强县戴家坝镇羌绣生产基地,刺绣女王王素琴(左)正在向郝玉琴(右)传授刺绣技艺。 新华社发(李德华 摄)

新华社西安6月19日电(记者蔡欣怡)端午节临近,羌绣产品订单激增。 在陕西省宁强县戴家坝镇的羌绣生产基地,一张四米多长的桌子上摆满了香包、挂件和绣品。 41岁的王素琴已经加班一周了。 她左手拿着绣花袋,右手拿着针,在绣布上飞舞。 一朵莲花在绣布上渐渐“绽放”。

古代羌族男子耕种、吃饭,女子则纺织、穿衣。 羌绣历史悠久,是羌族文化的亮点。 羌族的腰带、衣服、鞋帽上都有刺绣图案,色彩鲜艳夺目,造型古朴可爱。

在陕西省宁强县戴家坝镇羌绣生产基地,绣工郝玉琴正在绣牡丹。新华社记者 蔡欣怡 摄

宁强县是古羌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2008年被国家指定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羌绣通过当地妇女的口传心授不断发展和创新。 当他们刺绣时,他们会牢记图案和风格。 他们既不制作样品,也不画线图。 她们仅用彩棉线就能绣出花卉、蔬菜、水果、飞禽走兽等各种吉祥图案。 2016年,宁强羌绣被列入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如今,古老的羌绣工艺已融入服装、床上用品、鞋帽手袋,成为宁羌妇女脱贫致富的专业技能。

42岁的宁羌族刺绣传承人王晓琴,从小就跟着母亲、奶奶学习刺绣。 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她就拿起绣花针,逐渐掌握了十字绣、平绣、链扣、平绣等各种绣花技法,成为了一位手艺精湛的远近闻名的绣花师。

2015年,王小琴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研发、生产、销售羌绣产品。 同时,他寻找老工匠传授技艺,同时探索刺绣爱好者的培训技能,逐步形成“企业+学校+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刺绣”。 “母亲”产业发展模式。

在陕西省宁强县戴家坝镇的羌绣生产基地,绣工正在刺绣。 新华社发(李德华 摄)

宁强县位于大巴山腹地。 当地男性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女性则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王晓琴说,宁强的妇女几乎都在年轻时学过刺绣。 经过十天到半个月的训练,大多数学生都能绣出简单的作品。 绣工按要求完成绣品后,公司将其回收并按件计酬。 “这样做的好处是,绣娘们可以足不出户,闲暇务农、照顾家庭,靠手艺增加收入。”

家住戴家坝镇五顶关村的王素琴就是其中一位留守妇女。 2017年初,王晓芹在戴家坝镇接受免费羌绣培训,王素芹立即报名。

那是王素琴一家人最困难的时期。 2016年,她的丈夫在外打工时不慎受伤。 一家六口失去了经济来源,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学一门手艺,给家里增加一些收入总是好的。” 王素琴说,渐渐地,她爱上了刺绣,“看着一朵花从自己的一针一线‘绽放’出来,感觉很舒服。”

后来,戴家坝镇羌绣传统生产基地成立,王素琴成为正式员工和培训讲师。 除了每月1800元的固定工资外,还有每次培训200元的培训费。 去年,靠着王素琴的工资和家族产业扶贫收入,他们一家摆脱了贫困。

据王晓勤介绍,公司目前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建立了10个传统生产基地,开设了2个社区工厂,开发了300多种羌绣产品,培训了5000多名绣工,促进了1000名妇女灵活就业。 300多名贫困绣娘脱贫,贫困绣娘年均增收5000多元。

王晓勤说:“非遗扶贫不仅让困难群众掌握了谋生技能,也壮大了传承人队伍,实现了扶贫与非遗保护的双赢。”

本文地址:https://www.cixiucn.com/cixiutu/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