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

中国梦·大国工匠丨88岁“绣娘”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工作,绣出的《清明上河图》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光荣劳动的社会氛围和勤奋创造、勇于拼搏、精益求精的职业氛围,近日,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委网信办联合举办的2022年河南省“中国梦·大国工匠”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已启动。 今年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以采访报道为主,重点关注大国工匠的培养、工匠的魅力和劳动之美、工匠精神的传承。 即日起,大河网将推出一系列相关报道。

大河网记者 宋祥乐

一件汴绣作品要经过选料、装订、绷紧、上浆、绘图、描图、布线、刺绣、整理等十多道工序。 “选料时,要根据绣的作品选择缎料的颜色和规格,不能有小瑕疵;上担架就是将要绣的缎料固定在担架上, “根据作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担架,松紧适当,缎面平直……”王素华说,为了使绣品达到平整、整齐、光滑的要求,光洁明亮,每道工序都必须细致完美,需要多年的努力。 经验的积累,每时每刻的深思熟虑。

王素华正在创作汴绣

汴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又称“宋绣”。 是流行于河南开封的一种传统刺绣艺术。 因产于北宋都城汴京而得名。

北宋时期,汴京刺绣业十分繁荣,技艺水平很高。 因此,《东京梦华录》有“金玉良缘,美不胜收”的美誉。

宋钦宗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开封,宋朝南迁。 后来又发生了战争和洪水。 开封城市经济崩溃,刺绣业逐渐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几代汴绣艺术家努力发现和整理宋代刺绣技艺,并吸取苏绣、湘绣等其他绣种的长处。 他们总结了36种汴绣针法,使汴绣工艺日趋完善,仿绣也变得炉火纯青。 名画。 其刺绣图像栩栩如生,针法严谨细致。 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美术精品。

1935年,王素华出生在河南省封丘县的一个农村家庭。 受长辈的影响,王素花从小就喜爱汴绣。 1957年,她进入开封汴绣厂。

王素华的作品

1958年,王素华接到绣《清明上河图》的任务。 为了绣好这件作品,王素华首先带领专门团队走访街道上的住户,收集老绣片,认真学习传统的缝纫技艺。 同时,一有空闲,她就到乡下观察驴毛的颜色、牛的形状、骆驼的习性。 她多次跑到黄河边,体验大船上的生活,看看那里有多少根纤维绳,船夫是如何盘绕绳子的。 当你看到树上的鸟巢时,你必须抬头看它一会儿,才能看到它的结构、材质和颜色。

之后,她又去北京看了《清明上河图》原画。 我边看边沉思,嘟哝道:“小毛驴肚脐洁白,悠然的针线可以抒发精神;鸦巢多柴火,十字绣使鸟儿坠落……”

回到工厂,她带领姐妹们反复试验,创造了十几种新针法。 她结合传统针法,绣出了《清明上河图》,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针法无数,技巧无穷。 几十年来,王苏以刺绣、针线为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绣风格。

“色彩淡雅、做工精细、层次清晰、生动逼真是我对每一件绣品的基本要求。” 王素华指着张大千新绣的《写意荷花》说,满足基本要求并不难。 这很难。 是对原作的理解,巧妙运用针法,赋予其新的艺术生命力。 “你看,这荷花的叶子是用蒙古针绣的,强调写意;这荷花的花瓣是用长针绣的,花瓣鼓起,突出了写实的效果。虚实结合,丰富了画的寓意。”原创作品。”

这是几年前绣出来的一幅《千里江山》画卷,在央视虎年春晚的舞台上,舞诗剧《唯有绿色》的节选—— 《千里江山》舞画揭幕了,太高兴了,趁着炎热,再绣几幅《千里江山》的局部小品吧。

1990年创办苏花宋绣工艺品有限公司时,王素花说:“党和政府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给了我这么多荣誉,还没来得及回报,宋绣就是我的。”人生,我会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回馈社会。”

为此,王素华在建厂之初就开设了刺绣技术培训学校。 她怀着简单的回报人民的理念,针对贫困地区贫困户女孩和城市下岗女工,免费提供包吃包住的培训。

王素华

她亲自授课,循序渐进,将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宋绣理论知识和针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生活中,王素华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深深地关心着,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

2002年,一位乡村刺绣工向王素华讲述了村里一位残疾女孩因家里穷,找不到工作而准备自杀的事,并询问她是否也可以来工厂学习。技能。 王素华立即对绣娘说道:“明天让她过来,我亲自教她。”

这样,王素华的培养目标就增加了残疾学生,并规定只要他们的手和眼睛健康,就可以免费学习技术。

王素华长期对残疾人的关心和爱护,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尊重。 2010年,她被评为河南省十大爱心人物之一。 2013年11月,经过群众推荐、资格审查、媒体公示、投票、综合评价等程序,王素华当选为第四届河南省道德模范。 2012年入选“中国好人榜”。

本文地址:https://www.cixiucn.com/zhenfa/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