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

[摘要] 壮族刺绣是壮族民间手工艺的一朵奇葩。 历史悠久,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本文讲解了民间刺绣文化的历史,并以壮族刺绣为例介绍了其工艺性、艺术性和传承性。 并就壮绣文化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建议。 壮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装点了美好的生活,同时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审美。

【关键词】民间刺绣; 壮族刺绣工艺; 艺术传承

一、民间刺绣的历史

我国的刺绣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期,刺绣就随着陶器和织物的出现而诞生。 《周礼考工记》明确了刺绣工艺的艺术地位,肯定了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工艺追求。 以史为鉴,从商周时期起,“画”与“绣”并举,创造了早期的服饰刺绣技艺; 到了明清时期民族服饰刺绣发展的黄金时期; 受“尚义局”、“御马剑”等政府机构参与的直接影响,以及“江南三大织造业”南京、苏州、杭州的刺绣典范以地域特色闻名的“苏、蜀、粤、湘”四大名绣,无不显示出刺绣的悠久历史。 在少数民族服饰刺绣中,壮族是典型代表,他们对图案、纹饰等形式的追求与其精神意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体而言,壮族服饰刺绣仍然坚持着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铭记它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2、壮族刺绣工艺

(一)壮绣的特点

壮绣具有图案丰富、色彩鲜艳、技法多样的特点。 制作工艺精湛,民族文化特色浓郁。 生活用品上的图案,都是根据日常生活场景,由心而画。 绣工们一针一线绣出的花朵,充分展现了人性之美。 颜色搭配完全取决于你。 因为刺绣精致,耗费大量时间。 时间,所以它是耐用的。

(2)材料性能

壮绣的主要材料有丝绸、锦缎、棉布和土布等。 壮族刺绣的主要技法有平针绣、布贴花、剪纸绣、绒绣、卷绣、麻花绣等。壮族民间工艺品中使用的针法是最常用的剪纸平针绣。

(三)工艺流程

以马山县的贴绣为例,其主要工艺流程为:构思——绘图——刺绣——成品。

例如:壮绣作品《肚带绣》和《领绣》均采用剪纸平针绣技法。 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构思要表达的内容。 大多采用自然界中的日常场景,如:人、花、草、石榴、鸟、蝴蝶、龙凤等元素。 有时他们还使用夸张、变形的表达方式。 形式来表达。

第二步:先在普通纸上画出你想要表达的图案。

第三步:剪出画好的图案轮廓(树叶、树枝、花瓣等)。

第四步:将剪好的图案粘在布料上。

第五步:用准备好的针线仔细开始刺绣。 第六步:检查整理成品,完成刺绣工序。

三、壮绣的艺术性

“刺绣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用色彩鲜艳的丝线在布上绣出各种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 换句话说,绣花工人拿着绣线就像画家挥舞着手中的画笔。 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成品流露出人性的情感和温度。 它是文化的展示,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尊严和象征。 。 因此,我们必须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壮族刺绣工艺。

(一)壮绣的造型

1.实用造型。 壮族刺绣的基本特点是实用性。 民间艺人会在肚兜上绣出图案精致密实、造型严谨、风格繁复典雅的作品。 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象征形状。 荣格说:“符号是秘密的东西,而是众所周知的东西的外在特征。符号的意义是试图用类比来阐明那些仍然隐藏的、正在形成的现象。” 例如:《绣肚皮》中间最上面一朵是石榴花——寓意多子多孙; 中间是牡丹——寓意财富; 下方两侧为两只飞翔的燕子——寓意夫妻间永恒的爱情。 同心。 这一特定概念的替代方案长期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 整个制作在变化中追求统一、对称、平衡,同时也体现了工匠的审美情趣。

(二)壮绣的色彩

刺绣的色彩和图案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时尚和色彩观念,能够引起各种心理联想。 刺绣的色彩是有感情的,因为它是刺绣工人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审美感受。 他们会根据绣花线材料的特性进行创作。 民间艺术家还可以巧妙地利用黑白、红、绿等互补色的关系,将各种色彩有规律地组合起来,使色彩风格既和谐统一,又绚丽丰富。 。

四、壮绣的传承问题及发展方向

(一)继承问题

传承是指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的活动中,通过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将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价值等文化信息不断地传递给新的社会成员。 壮绣正是通过这种文化传承机制,人类社会才能不间断地向前发展。 同时,根据笔者的深入调查研究,我发现在壮绣传承方面,存在着三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1、传承意识淡薄,民族认同感不强。 虽然刺绣曾经被视为衡量壮族妇女是否熟练、聪明的标准之一,但这一概念在“义务教育”的实施下已经被淡化,因为现在壮族妇女精通刺绣手艺,但不再作为壮族妇女的技能。从小学到的技能,只是根据个人爱好。 再加上现代化的充沛,当地的年轻人不愿意留下来学习手艺,而是选择外出打工。

2、传承的真实性减弱。 在经济、文化、信息全球化的冲击下,企业行为严重损害了传统手工艺。 它以商业标准和营利为目的,忽视了刺绣工艺的继承和发展。

3、传承宣传力度薄弱。 壮族刺绣工艺品缺乏研究机构和研究者。 壮绣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 掌握资料的民间艺人不具备专业研究水平,使得民间壮绣的传承和发展缓慢。 壮绣尚无历史沿革。 和发展专着。

(二)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中国民间手工刺绣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

一、要做好刺绣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改变青少年现有观念,培养他们的刺绣工艺文化意识,让他们成为参与传承和发展的主人。 也是充分调动壮族妇女参与、传承壮族刺绣文化的可行途径之一。

2、在中国传统文化迅速消失的今天,我们应该强调壮绣的真实性,恢复壮绣的原貌。 建立地方博物馆,收藏民间刺绣工艺材料。 还可以组织各种艺术学校和各种民间团体学习、研究、制作、收集有关刺绣工艺的文字资料,因为这些技艺深受老一辈人的喜爱。 据传说,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果它想要传播得更久,研究人员就需要深入到地方去突破。

3、开展壮族刺绣工艺学术研讨会、刊物、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壮族刺绣工艺和制作,参与壮族刺绣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结论

壮族刺绣文化是壮族文化的瑰宝。 壮绣不同于云南壮锦,其技法独特,图案精美。 壮族刺绣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不仅体现了壮族人民的审美取向,也体现了壮族人民的心理和崇拜,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笔者认为,壮绣这一传统技艺应该更好地传承下去,同时又不失其真实性,让壮绣能够在中华大地上大放异彩。

本文地址:https://www.cixiucn.com/zhenfa/1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