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是我们对美的诠释和表达。 丝织技艺不仅是中国人智慧和经验的积累,也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见证,每一寸都承载着中国人的创作思想、文化表征和审美情趣。

承载中国刺绣之美的图鉴《广州博物馆藏丝织品》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精选了广州博物馆藏品196件丝织品,展示了多彩文化编织的织绣之美。

隐藏在编织和刺绣中的细节之美

广州博物馆的纺织刺绣藏品包括女大衣、女茄克、斗篷、旗袍、马面裙、筒裙、云肩、披肩、鞋包、门帘、帐边、桌布、床罩等。类别有色彩艳丽,色彩鲜艳,并用鲜花装饰。 就像锦缎一样。 藏品中的刺绣图案多为中国传统图案,寓意吉祥; 刺绣技法包括粤绣(广州绣、潮绣)、苏绣、湘绣、京绣等,突出了各地区的工艺特色,为国内各绣种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获得物理信息。

《广州博物馆藏丝绸纺织品》一书分为图版和手稿两部分。 插画部分根据丝绸织物的造型和艺术特点,精选了广州博物馆收藏的196件精美纺织品和刺绣品。 通过对各藏品的造型、纹饰、功能等进行分析研究,展示了广州博物馆馆藏丝绸织物的工艺特点和风格。 精美的藏品图片和详细的讲解,让您沉浸在编织刺绣之美中。 手稿部分汇集了来自国内外文化博物馆、高校、丝织行业的7位研究人员的研究文章。 从织绣技术、贸易历史、民俗文化、中西交流、保护修复等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它面向文化博物馆同事、研究人员和收藏家。 作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共同促进传承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传统织绣文化遗产,广州博物馆不仅收藏织绣制品,还积极开展织绣制品的研究、保护和利用。 目前已与故宫博物院、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展纺织刺绣保护研究项目,不断拓展研究、保护和利用的相关集合。

2021年,为了更好地对藏品的历史价值和工艺特点进行分类研究,广州博物馆启动了“广州博物馆丝绸面料藏品研究与保护”项目,并邀请了设计学院的专业团队江南大学参加。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推动藏品中中国优秀传统织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曾几何时,中国丝绸成为欧洲上流社会女性魅力的展示。 他们视中国丝绸为至宝,称其为“东方绚烂的朝霞”。 横跨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塑造了东方经久不衰的想象。

丝织之美,藏于织绣的细节之中,藏于每一针的文化积淀之中。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广州博物馆丝绸纺织品》这本书,一起阅读多彩文化编织出的绚丽之美。

摘自《广州博物馆藏丝绸纺织品》

中国是一个讲究服饰和礼仪的国家。 《春秋左传·正义》记载:“中国有大礼,故曰夏;有衣印之美,故曰华”。 每一件中国服饰都讲述着这个古老国家的文化和礼仪。

清代红缎地贴绣蝶恋纹女袄

衣长65厘米,袖长92.4厘米,下摆宽66厘米

女式上衣采用缎纹面料,以红色为主色调,身上绣有三蓝(用不同深浅的蓝色绣线绣出色彩变化、明暗分明的各种图案)蝴蝶和蝴蝶。花卉图案,象征富贵吉祥; 其中蝴蝶、花卉大小不同,形象各异,造型饱满,风格统一,布局错落有致。 在红色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奢华、优雅。

《蝶恋花》原为唐代教坊歌名。 曾被称为“喜鹊踏枝”、“凤凰齐舞”、“鱼水欢乐”。 宋代改为“蝶恋花”。 由于它形神兼备,是吉祥装饰品的重要主题。 ,被广泛运用于女明星的各种作品中,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和人们内心对永恒爱情的祈祷。

民国红缎地绣二仙十二生肖女大褂

衣长 71 厘米,袖长 125 厘米,下摆宽 74 厘米

女式上衣主体上的刺绣以平针绣为主,并有少量籽绣作点缀。 图案以和谐二仙为主,还绣有花卉、锦鲤、海水、十二生肖等图案。 二仙和睦图案是中国传统的象征形象,寓意百年好合、家庭和睦; 锦鲤象征着年年有余、吉祥如意; 十二生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古至今,人们赋予了十二生肖不同的生肖象征意义,并常常作为吉祥物出现,寓意吉祥如意。 图案布局饱满,主次分明,刺绣精美,内容丰富,富有美感。

民国红缎地金绣二仙花卉图案女外套

衣长 71 厘米,袖长 125 厘米,下摆宽 74 厘米

典型的倒袖款式。 本体采用缎面面料,上面有大面积的金色刺绣,几乎看不到底布。 衬里搭配玫瑰红色,衣领、衣领、门襟、袖口、下摆、开衩处有蓝色和粉色织带。 二仙图案采用平针绣与盘金绣相结合的技法绣制,并搭配花卉图案,象征富贵、和谐、婚姻美满。 图案对称,布局饱满。 红色绣线与布料的颜色相呼应。 刺绣技法复杂精湛,内容丰富,富有美感。

盘金绣是指将金线沿相同或不同方向连续盘旋、盘绕,并用颜色与金色相似的细丝线或棉线将金线固定在织物表面,形成装饰图案。 有双金绣线和单金绣线之分。 两根金线绣在一起的称为双金绣,单金线绣的称为单金绣。 双金绣应用比较广泛。

清代彩缎交错绣如意头仕女人物图案马面裙

裙长 94.5 厘米,腰围 141 厘米,下摆 307 厘米

马面裙是明清时期汉族女性最典型的着装款式。 它由明代的清新淡雅演变为清代的奢华华丽。 唯一保持不变的是马面结构,历久弥新。 这种马面裙的特点是前、里、外各有四个裙门,在前片中裙门处成对重叠。 其装饰华丽,色彩艳丽,刺绣技艺精湛。 前裙门正中有一窗,窗上有蓝色图案,绣有仕女图。 女士手持仙桃扇,扇上还有花瓶图案,寓意长寿、善良、平安、吉祥; 两侧绣有如意图案和色彩缤纷的凤花。 图案。

清代的布料颜色种类繁多,人们喜欢用颜色来辟邪、招吉。 马面裙在“五行五色”的影响下有着独特的组合。 虽然颜色不再是原来的颜色,但白、蓝、黑、红、黄五种颜色依然可见。 这些颜色在主色和间色之间有规律地搭配,表现出古人的奇思妙想和奇思妙想。

民国红色缎面刺绣儿童猪头鞋

鞋长20厘米,鞋高6厘米,鞋宽6.5厘米

整体造型宽阔饱满,鞋头的猪头造型与后跟的猪尾装饰相互呼应,极具表现力。 脚趾微微上翘,巧妙地装饰成猪鼻子的形状; 前脚趾较短,左右两侧的眼睛和耳朵对称缝合,脚趾拼接处有锁扣加固。 鞋面两侧中间部分略微凸起,应该是针对较高的脚背专门设计的,以更好地贴合脚型,方便行走。 鞋面以鲜红色缎子为主,口部周围有黑边,白色丝线绣有抽象花朵。 黑白双层鞋底坚固、舒适、活泼,蕴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和爱护。

作为六畜之一,猪头经常被设计和使用在传统鞋的脚趾上。 取其富贵、吉祥、祝福之意,表达了人们对子女长久福祉、茁壮成长的祝愿。 这种脚趾样式在北方地区特别常见。

民国花卉图案七彩拼接刺绣挂件

长 87 厘米、宽 73 厘米

色彩丰富、元素多样、装饰性强。 吊坠顶部用黑色棉布缝制而成,主体部分由各种颜色的六边形布片制成。 相同颜色的布块是相邻且对应的。 布片上均绣有文字或花卉,内容为“囍”、“诚一”、“三叩”字样以及莲花、菊花、兰花、石榴等各种具有吉祥寓意的传统花卉图案,图案的表现手法各不相同。 有颜色渐变微妙的单朵花形,有简单概括的轮廓,也有单色刺绣。 吊坠底部的形状独特。 布料被剪裁成金鱼尾样式,营造出流苏效果,活泼有趣。 整个吊坠色彩缤纷,图案独特。

这种拼接组合的装饰手法最早出现于唐代。 将各种颜色的小布片拼凑起来制成衣服,因此得名“百尼衣”、“稻田衣”。 它们通常是用亲戚的旧衣服或零散的碎片拼接起来的,体现了劳动人民对亲人安全的期望和祝福。

延伸阅读|《广州博物馆系列·典藏系列》:千年一瞥,文物之美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让沉睡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是城市博物馆的责任。 建馆90多年来,广州博物馆作为华南第一家公立博物馆,共收藏各历史时期藏品13.5万件,涵盖73类。 是国内藏品年代齐全、资料类型丰富的著名博物馆之一。

此次,广州博物馆策划出版了以“文物见证历史、讲述历史”为主题的“广州博物馆系列藏品丛书”,并组建研究小组,开展不同专题的藏品研究和出版工作。 比如荣庚先生捐赠的青铜器、龙泉瓷器、德化白瓷、青花瓷器、佛像、名人书信、历代字画、丝织品、明清古琴、汉代明器等。 、石湾陶器、广州彩瓷、纹章瓷、广式玻璃窗、广式家具、出口书画……以多样的方式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古老的科技艺术、岭南文化和人文精神,让更多的人不仅可以走进博物馆观看展览、参与活动,还可以随时阅读、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祖先。 智慧和创造力。

《广州博物馆系列藏品系列》:

《广州博物馆藏龙泉瓷》

《广州博物馆藏明清德化白瓷》

《广州博物馆藏丝织品》

《广州博物馆藏汉代明器模型》

采访采写:南都记者钟欣、通讯员赵璐

本文地址:https://www.cixiucn.com/zhenfa/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