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

尹书玉(中国美术学院一级美术师、栏目主持人):林老师您好! 传统刺绣工艺资源丰富,技术含量高。 您突破了台湾刺绣技艺当代转型的诸多技术瓶颈,体现了当代刺绣艺术的新高度。 请您简单谈谈台湾刺绣技法与传统苏绣、蜀绣、湘粤绣相比有何特点?

林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台州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台湾刺绣工艺最独特的特点是“雕”和“画”。 布料上的减法是台绣的独特标志。 例如,其他绣种是在布上作画,而台绣则是在布上进行雕刻; 其他绣种只是在布料上做加法,而台绣不仅做加法,还做减法。 这种独特的工艺特征是东西方艺术碰撞融合的结果,也是台绣的独特标志和精髓。

台绣起源于椒江(旧称海门)。 海门港位于浙江省台州湾椒江入海口。 是浙江沿海四个中型海港之一。 是台州水运枢纽和客货运输的重要通道。 由于航运便利,椒江成为近代最早接触西方文明的地方之一。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法国慈善会来到海门天主教堂,向教堂内的女信徒和孤儿传授西方“雕刻”、“绘画”技艺。 “绣”与“绣”的融合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台绣独特的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雕平绣”风格。

台绣最早是绣在教堂内部使用的一些茶盘垫、手帕等上。 后来流入私营部门,逐渐形成绣花服装的出口贸易。 20世纪80、90年代鼎盛时期,台州绣花服装出口额达8亿元,绣花工人近20万人,创造了作为出口创汇大户的辉煌历史。 然而到了20世纪末,受国外时尚产业发展的影响,大多数以贴牌为生的绣花厂最终都沉寂了。

我出生在台湾刺绣的发源地,在奶奶的花坛前长大。 在浓厚的台湾刺绣文化氛围中,我从小就喜欢绘画。 我小时候跟水彩画家哈丁先生学习水彩画。 16岁那年,我考入了当时台州最大的绣花厂,成为了一名绣花工。 服装纸样设计师。 从此,我就与台绣结下了不解之缘。

台绣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生命体; 我从来都不是台绣的旁观者。 我亲眼目睹了台绣的辉煌; 我也经历过它的衰落,甚至濒临迷失。 正因为如此,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珍贵和不甘。 彼此同行,我深刻认识到台绣的长远发展必须依靠自身动力的推动。 这首先指向一种更内在的原始生长,以其独特的表达和变换风格,形成一种持续的生长。 视觉感知系统,这也是我开始对台绣进行原创实验的开始。

林霞刺绣所用的材料

林艳(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台湾刺绣的灵魂在于设计,最具代表性的灵魂工具就是绣担和绣针。 请介绍一下台湾刺绣艺术创作中常用的设备和工具,以及不同的工具是否会出现形态语言特性?

林夏:在刺绣行业,大多数人都是以摄影、油画等为基础来模仿刺绣,人们更习惯绘画和刺绣的艺术形式,用“画”的手法来绣人、物、景、事等。进行更直接的反思,将其展现在具体的、视觉的层面上。 主要求针法和绘画表现力的提高,好的刺绣作品常用“龙凤”、“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等词语来形容。 所有台绣图纸均为原创设计。 可以说,设计决定了台绣的艺术生命。

绣架和绣针是台绣最具代表性的工具,也是最基本的工具。 设计师高雅的灵感和创意在绣针和绣担的交织跳跃中得到表达和实现。 其他常规工具还有凿子机、抹刷、抹盘、绣架、绣担架、凳子、扶手、弹力绳、弹力钉、包装纸、剪线刀、剪线刀等,材质以丝、棉为主。 工艺流程分为图案设计、剪花、抹花、拉纱、刺绣、打孔、剪毛、裁剪等步骤。 其中擦花分为蓝印和白印。 拉丝剪专门用于处理拉丝过程。 拉丝剪的特点是有长头和短头,这样更容易一根一根拉出很细的纱线。

随着台绣的表现形式和半径不断扩大,工具和材料也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 比如制作绕孔的骨针、异型铜线、真蚕茧、植被印染等,所呈现的工艺在交流中更加独立和自由,有自己的面貌和品味。 此外,安装形式也变得更加复杂。 我的很多作品中使用的框架都需要定制,由内层和外层两层组成。 绣线直接拉伸在内框上,营造出更强烈的立体效果。 另外,除了关注相框的功能性之外,我也越来越关注相框的表现力。 例如,在作品《大象1-3号》中,我将一块自然不完整的木头分成三段,分别用它们装框三幅画,使三幅系列画独立而自然地形成一个整体。 又比如,在作品《鱼》中,我们将木材加工成类似刺绣的水纹效果,使画框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台绣的灵魂在于设计。 我们的工具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改变和创新。 更重要的是设计和表达上的不断创新。 如何让刺绣突破二维图片属性。 实现更加 3D 的演示。

林夏刺绣时使用的工具

尹书玉:你的作品不仅仅是运用技巧来创作刺绣作品,更重要的是转化为具有实用功能的文创产品。 许多针法和内容转化为材料和符号,如“网络时代”、“蝴蝶效应”等,应用于时装、定制礼服等,形成多个主题服装系列,进一步推动相关创新衍生产品。 您如何将工艺运用到创意设计中? 这些想法给工艺带来了哪些改变?

林霞:在我的理解中,纯粹供观赏的艺术并不是台湾刺绣技艺传承和发展的传统。 必须转化为具有实用功能的产品。 工艺水平只是一方面。 作为一件完整的作品,它必须具有相应的当代艺术形式和内容。 必须立足当下、立足生活,用传统语汇艺术地诠释现代生活。 因此,我的创作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既是艺术创作,又是功能性文化创意。 通过创意设计,提炼台绣的文化、技术、艺术元素,融入更多受大众喜爱的实用性和精神性审美功能,以“刺绣+”的跨界思维开发多元化的刺绣产品。 时尚产品让刺绣工艺以更实用、更轻便、更时尚的方式进入消费市场,融入衣食住行。

概念艺术作品就像一个IP。 我们从中提取核心模式和元素,并将其应用到各种设计和开发中,形成系列产品。 例如,在《网络世界》中,我们提取了作品的核心图案,并将其运用到服装的整体设计中,开发高级定制服装。 除了服装,还有形态各异的产品,比如专为米其林餐厅定制的“如水”刺绣艺术餐盘。

可以使用! 传统工艺只有落实到当代生活中,才能真正得到普及。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赋予台湾刺绣工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活力。

林延:在您的代表作《原始衍生》中,您用饱满的葡萄刺绣来表现能量细胞,用开格来表现生命经脉,用圆滚滚的脂肪来表现蚕的形状,用细细的拉线来表现旋转的轨迹。丝绸。 ,用调针和反调针表现蛹化的动态,形成许多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些技能是怎么来的?

林夏:“原来”指的是最初的初始状态。 时至今日,最初的记忆依然潜伏在人类的潜意识中。 作品以“原始与衍生”为概念,试图寻找原始生物的记忆和物质的本源,以及世界最初的心理形象。 作品《原创·衍生》不仅以刺绣作为原始艺术形式的载体,本质上也是传统刺绣工艺的回归与进化。 原本的能量从大地中吸收,从最初的细胞到蚕、茧、丝、刺绣之类的东西,从母体物质中衍生出来的新物质。 作品的技法和表现方式都是在创作过程中新产生的。

在创作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原创”。 最后用“丝之本,蚕之命”来表达。 当实际的蚕茧直接用在作品中时,会显得更加自然和一致。 真蚕茧——满葡萄刺绣——薄如蝉翼透明——完全镂空,由高到低逐渐递进,更能衬托出蚕茧和葡萄的立体感以及层次感和活力。整个作品。 。 真丝刺绣的高葡萄丝光质感与原蚕茧的哑光质感形成强烈对比。 巧妙的手工刺绣与原生态融为一体,形成丰富的对比。

从“原始衍生”到“诞生”,又是一次质的飞跃。 在《最初的衍生》中,我仍然需要使用蚕茧来达到高浮雕的效果。 尝试如何不再依赖外物,直接用刺绣的语言站起来,从而实现垂直生长。 在《诞生》的创作中,我又进行了一次开创性的实验。 一方面,我在蚕茧的原型上进行刺绣,创造出蚕茧和刺绣的双重重叠图案。 另一方面,我是在海边长大的。 水母、珊瑚、海葵、藤壶等海洋生物是我儿时的玩伴,如今它们已成为我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它们表面的纹理图案非常漂亮,立体效果也很强,有一种微生物的感觉。 还有显微镜下的各种细胞形态,让我感到神奇和震撼,也让我想用刺绣创作去探索奇妙的微观世界。 我使用这些形式将它们融入到我的针灸创作中。 例如,海葵刺绣是将茧的一半向上切割,形成凸出的效果; 藤壶刺绣是将一半的茧向下翻转,产生凹入且更延伸的效果; “网络世界”是靠着边缘,中间围成一个圆圈。 它呈现出蜘蛛网的效果,而网络绣则让框架和丝线起到了链接的作用,从而摆脱了图案的束缚,达到了无限延伸的效果。

在每件作品开始创造其整体完整性之前,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开发缝合。 比如作品《诞生》中细节元素的针脚设计和测试就花了近一年的时间。

林夏源·衍生No.1 79×79 cm 2013

尹书玉:您能否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台绣创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创造新的技术方法?

林霞:有一段时间,我的台绣设计创作更多的是在具体技巧层面,注重技法、形象、风格等,这也和大家平时理解的台绣类似,是一种工艺品或刺绣。 但很快,我意识到台绣不应该仅限于此,它应该有其他的可能性。 民间工艺的从业者往往从传统中受益,但也被传统深深“绑架”。 传统的色彩、图案、制作也不断重复。 久而久之,我的思维就被它们吸收了,我不再打算尝试跳出来。 然而,重复的背后是刺绣与其说话语境的分离。 当创作脱离感知和创作的语境时,对话就消失了,创造力也就消失了。 就连创作者也未必对什么是传统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台绣创作实践中,我有意识地摆脱固有知识、经验和形式框架的限制。 在保留传统工艺和技术内涵的同时,我在题材、工艺、形式和功能等措施上开发了一系列的创作作品。 抛弃一些“老方法”,不断走出现有的舒适区,寻找新的理念和相应的方法。

我喜欢把太秀想象成一个“叛逆”的孩子。 它不想被束缚,会继续给你带来惊喜。 它还继续承受着叛乱带来的增长成本。 例如,在作品《诞生》的创作中,我们尝试最大限度地发挥台绣的“雕刻”技术,呈现出类似软雕塑的高浮雕立体效果。 然后,大面积减去织物基底后,随之而来的“机械”平衡问题给了我们打击。 又如,在刺绣艺术台转盘“若水”的创作和开发过程中,刺绣技术与无影玻璃的融合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要不断解决刺绣行业的这些“新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尝试。 没有捷径。 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意味着一次冒险,而每一次冒险都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问题。 我认为,勇气、毅力和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

林燕:目前市场上的刺绣大部分是作为服装的装饰元素,而你们的台绣服装是采用拉纱刺绣技术的面料制成的,这使得刺绣和服装更加充分地结合在一起。 刺绣在服装中独领风骚,不再是装饰的附属品。 具体方法有哪些?

林夏:台绣工艺的特殊性,让它与服装有更大的融合空间。 我有意识地突出台湾刺绣工艺的独特性,利用雕刻、绘画、编织等工艺来创作二次面料。 缝线的运用与服装面料融为一体。 在创造新的面料款式的同时,我也创作刺绣。 独立的服装设计语言。 例如,在《映玉兰》的创作中,布料仅用作基本框架和围栏。 整个绣品完全绣完后,将布的整个底边剪掉,只留下绣品和线,形成浑然一体的效果,让绣品成为整件服装的主体。 又如“串珠绣衣”,将布料完全拉完后,再用刺绣再次绣上。 拉丝的织物仅起经纬线的作用,具体图案均通过刺绣呈现。

我认为两者的关系取决于作品的表现需要,并没有必然的好坏。 刺绣可以作为独立的语言,可以作为点缀,也可以作为交叉组合,使刺绣的形式更加灵活、更加丰富、更加多样。

林夏台绣工艺流程图——花型设计

林夏台绣工艺流程图——花切

林夏的台绣工艺流程图-吹花

林霞台绣工艺流程图—图

林霞台绣工艺流程图-刺绣

林霞台绣工艺流程图-刺绣

林霞台绣工艺流程图—巴东

林霞台绣工艺流程图-裁剪

林霞台绣工艺流程图——裁剪

尹书玉:你的台绣很实用。 请您谈谈您如何看待台绣创作的实用性与艺术价值的关系?

林夏:“艺术是比生活重要,还是用在生活中?”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段时间。 我想我宁愿做一个“艺术家”,“安静地”做纯粹的艺术创作。 但我更清楚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那就是传承台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经过多方思考,我终于摆脱了迷雾,或者说,与自己和解了。 我认为两者不能有冲突或矛盾的关系,而是可以结合起来达到平衡。

艺术品是艺术家对文化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是艺术高度的体现。 没有艺术,就没有社会的文明。 任何工艺的发展都离不开艺术的高度,每个艺术家也需要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 艺术创作也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见证。 但刺绣艺术作品质量高、技艺水平低,其影响力和覆盖面有限。 我们需要通过务实赢得更多市场和更大发展空间,需要通过产业发展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 只有应用了,才能传承。 如果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台绣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意义。

在当代生活中,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怀旧记忆、生态意义和文化价值,正是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艺术创作不断攀登艺术高峰,不断树立品牌的艺术调性和个性风格。 同时,艺术化、多元化的实用产品将进一步衍生出来,让更多的人使用,从而获得更大的空间、更大的市场、更强的生命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支持高度商业化的艺术。 我还是不支持追求精致、美观、新奇、一味取悦消费者的创意行为。

林延:你作品中的图案大多介于幻想与现实、抽象与体验之间。 它们看似客观存在,但更像是一种幻觉和想象。 这应该是你对世界和人生的感受、反应和转变。 这些图表是否需要创建草图或小草稿? 而如何一步步确定并逐步生成最终的刺绣图像呢?

林夏:我的台绣创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和我自己有直接的关系。 它们不是从外面获得的,而是从我内心生长的。 作品是我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也是存在本身对存在的回应。

所有的灵感都来自于我对生活的感悟,要么来自自然,要么来自朦胧的图像。 我很喜欢去一些未开发的森林、岛屿、湖泊去采集风景。 自然界的各种寄生虫、岩石的风化作用、残缺斑驳的树木等等,都是我捕捉的对象。 灵感很奇怪。 它来得突然,又悄然消失。 为了能够及时捕捉和记录,随身携带手绘书已经成为我长期的习惯,甚至在床边也随身携带。 我的记录不是直接具体的物体,而是通过灵感转化的提取概念的元素。 如果这些记录不及时导出,连我自己都可能无法理解,很快就会失去感情。 这些用艺术直觉捕捉到的瞬时反应通过感知和想象进一步延伸。

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有未探索过的意象,接触大自然后又会形成新的意象。 捕捉并形成新的图案可能是艺术家的特殊功能。 就像被情感渗透的物质一样,在作品中凝结、转化,然后绽放、生长。

林夏 暗流 160×80 cm 2015

尹书玉:您的代表作品如《网络世界》、《紫树》、《暗流》等,作品的肌理层次比较鲜明,镶嵌的画框形式也很独特,注重与场地空间和空间的结合。光源,从而形成独特的光影之美。 您如何处理刺绣艺术、光源和空间的关系?

林霞:在传承实践中,我一直努力发现、提炼台绣这个生命体,并自觉加强保护、加深理解、凸显台绣。 我们的表达形式更加灵活,表达半径不断拓宽。 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框架中布、针、线、图画的刺绣表达。 不同材质、不同领域、不同形态可以融合碰撞。 作品逐渐脱离二维范畴,实现多重视觉效果的空间创造。 光与影作为空间的“灵魂”,必然成为我们空间创作的艺术语言之一。

当我发现镂空这种独特的手法可以通过光影产生另一种画面时,我从《网络世界》这个作品开始更加关注光影的运用和设计。 不同的密度关系决定了光影投射的密度。 韵律效果。 例如,作品《紫树》中,通过光影呈现桑树影婆娑的效果; 作品《网络世界》中,丝光光在光影的作用下,呈现出细胞无限增殖、显微镜下微小细胞漂浮的效果。 ; 作品《源》中,就像湖面上一艘红船的倒影。

我认为空间是完整作品的要素之一,而光和影就像针和线一样,是用来实现创作意图、表达艺术思想的材料、工具和语言。 接下来,我将打造一个全新的“台绣当代艺术馆”,利用声、光、电等数字展示技术,通过光影效果与观众产生更多对话和交流,构建沉浸式体验现实与现实相辅相成。

林艳:您最近创作的以建党一百周年为主题的刺绣作品《源》中的南湖红船,运用台湾刺绣的工艺,探索红色主题在工艺上的当代表达。 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的? 您能否谈谈刺绣艺术如何介入具有当代意义的宏大主题创作?

林霞:南湖红船是党的诞生地之一,也是党的初心之源。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源泉,是我们百年追求梦想的信念和力量源泉。 作品创作过程中,我邀请椒江书画院院长楼祖民用书法来表达口号的内容。 然后以书法为临摹,一针一线绣出铿锵有力的文字。 绣字层层叠加,船体上下共构筑了53层“标语”。 书法与刺绣艺术的融合与碰撞。 绣中含有“墨”,绣中含有“声”,隐喻着“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时代强音。 徘徊在红船上下。 53层的堆叠就像一条绵绵不绝的历史长河和一代代人的革命精神。 对悬根的“残缺”处理,寓意着后人的传承和创造,以及人们憧憬的更广阔的未来。

在刺绣艺术领域,宏大的题材创作几乎都是基于再现对象的创作思想和绘画技法,是在摄影、绘画作品基础上的“临摹”复制品。 而我认为,在宏大题材的刺绣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传达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比展示高超的技法更重要。 我们需要通过表达来探索和提炼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然后用我们自己的刺绣语言来表达。

林夏源 93×126 cm 2020

尹书玉:我注意到你这几年的刺绣作品在色彩设计上趋于简单,不再像早期的《万灵》那样使用很多颜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您对刺绣作品的色彩搭配有何想法和考虑?

林夏:台湾的刺绣已经从本土走向中西融合。 我吸取了别人的优点,融会贯通,为自己所用。 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已积累了近300种针灸技法,包括拔、拔、刻、缠、缠、嵌、拼、贴、盘、编、画等。 在“纤维艺术刺绣”作品的创作中,创新了更加灵活、立体的刺绣表现形式。

台绣通过自己独立的刺绣语言,在整体纯色氛围中实现作品层次和内容的表达。 这就是我一直在追求、仍在探索的——台绣独特而鲜明的风格。 当你摆脱对色彩的依赖时,你会发现单一的纯色更能凸显作品中各个元素的生活情感。 整体语言的形式感、视觉感受和艺术张力也会更强,作品的主题性也会更强。 方向性也变得更加清晰。

在单一颜色中,我认为白色是最具包容性的颜色。 这是一种非常质朴、纯净的颜色。 大家可以看到我后期的很多作品都是用白色来表达的,不同浓度、疏密纹理的处理带来了更大的视觉冲击力。 通常人们认为白色意味着无色,但就像“大声稀少,大象是看不见的”,“无限和无限的小”,“沉默胜于声音”。 我认为,白色的力量是无限的。 这是最高的艺术状态。

林Yan:您如何选择绣花面料? 面料质地,尺寸和样式的要求是什么? 不同的绣花技术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您最近的创作中,您如何处理绣花面料,技术和模式之间的关系?

Lin Xia:在选择面料时,我的态度也非常开放。 没有任何限制。 有些是量身定制和开发的,有些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的,有些是国内的,有些是外国的,质地,尺寸不同,会有样式。 最近,我很高兴发现许多新型中国风格的面料已经出现在国内织物市场中。 这些织物隐约揭示了东方的魅力和西方时尚的阴影,既显示简单的质地又显示出前卫风格。 这完全符合台湾刺绣的个性和性格,即继承东方和西方的魅力,继承了古代并创造了新的。

我们在使用面料方面也非常灵活。 有时,我们专注于材料或模式,有时我们从面料的角度创建次要创作。 在使用和创建织物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惊喜,并且出乎意料地实现了新针迹,新技术和新表达式的突破。

织物,工艺和模式都是作品的表达和情感。 它们似乎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它们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 它们都围绕着作品内容的表达,其起点和最终目标是展示创造力和艺术思想。

Lin Xia刺绣艺术餐桌转盘直径80cm 2021

Yin Shuyu:将悠久的绣花技巧作为当代美学并不容易。 您未来的创造力是什么?

Lin Xia:工艺应该与时代保持同步! 在未来的创造中,我将继续遵守“继承传统并朝着未来发展”的发展思想,并根据更好地保留我们的基因并更好地掌握特征和突出风格的基础,不断寻求创新的发展。 坚持艺术创造和文化创造力的双向发展,同时不断攀登艺术的峰值,它与更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融入了当前的生活,不断地使台湾刺绣更现代地表达,并与时代更加紧密地融合。 将来,我将坚持自己基于时代的趋势,时代的美学以及时代的概念,并更大胆地从新概念,新主题,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技术和新技术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新需求,并更积极地促进与全息投影,人工智能和元素的合作。 诸如宇宙之类的新技术的深层集成继续促进新作品,新产品和新模型,从而实现了自我破坏并寻求新的开发机会。 从风格上讲,我将继续遵循当前的设计方向。 就像Yayoi Kusama一样,她一生都花在完美!

(本文最初发表在“艺术观察”第8期,2022年)

本文地址:https://www.cixiucn.com/zhenfa/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