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

(b) 十字花绣步骤

图2 刺绣步骤

2.2 逐层丰富细节

十字形因其独特的结构,成为花溪图案中最常见的骨架。 十字的四个边、四个角、四个边之间的四个空间以及十字的中心点都是可以创建的区域。 华西苗族的十字图案看上去差别很大,但实际上他们的骨骼形状并没有太大变化。 最常见的就是这种以方框为中心的十字图案(图3)。 所有复杂的十字图案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无论是中心的大十字图案,还是边角的小十字图案,都是这种结构。 只是具体使用的针法和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它看起来完全不同。 大十字纹是在主十字骨结构之上添加次十字骨,然后主骨和次骨产生丰富的细节,如图4所示。小十字纹的骨架保持不变,但刺绣面积稍小,缝合方法也相对简化,但仍然是完整的十字图案。 首先以十字图案为图案中心,确定图案位置; 然后,在主十字图案的四个边上连接较小的十字图案,从而继续生成新的花朵形状。 这种方法可以将任何小图案延伸成一个大的主图案,丰富图案的内容,同时保证图案的整齐和对称。 花溪的十字图案虽然看似复杂,但做法其实很简单。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套风格化的刺绣步骤,才使得花溪的女性很容易掌握这项技艺。

(a) 基本的“十字”形骨架 (b) 在第二步中添加细节 (c) 完成后的效果 (d) 原图

图3 十字花样刺绣步骤

图4 十字图案及其骨骼结构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3源自自然的色彩构成

花溪地区的十字图案,其实是苗族妇女眼中不同类型的“花”。 羊角花、剪刀花、豆花、牛角叉、猪蹄叉等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抽象花卉,象征着苗族人民的感情。 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花溪苗族的传统服饰有黑、蓝、红三种颜色。 最常见的是黑色和靛蓝色。 在现代,出现了白色品种,但它们并没有以传统方式使用; 绣花线有白色和红色可供选择。 绿色、粉色、黄色五种主色调都模仿了自然界花朵的颜色。 图案大部分为白色,也有全白线条的[4]。 白色十字图案与深色布底反差明显,穿插的彩色绣线在深色布底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耀眼。

由于染色材料、方法和工艺的原因,传统花溪服饰色调较深,颜色变化不大。 然而,随着现代染色技术的提高,化学染色的绣线和底布色彩鲜艳,而且价格便宜,所以很多人放弃了植物染色而选择了化学染色,十字纹的装饰风格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4.应用灵活的服装图案

花溪区的苗族妇女每逢重大节日都会穿上全套的服饰。 女孩头顶盘着发髻,额上系着绣花围巾。 她身穿长袖双排扣外套,身穿花纹刺绣外套,胸前背着花纹刺绣背包。 呈十字形; 下身着百褶裙,下围有花纹图案的长围裙(图5)。 秀场现场,随处可见身穿素色制服、打底裤、脚踩花鞋的女性[5]。 花溪苗族服饰的制作方法是先将衣服的各个部分裁剪出来,然后逐片单独刺绣,刺绣完成后再将各片缝合在一起(图6)。 刺绣时,你已经知道它是衣服的哪一部分,并且对于如何刺绣和刺绣什么都有固定的图案。

图5 身着苗族服饰的花溪苗族姑娘

(《中国苗族服饰图鉴》)

(a) 正面

(b) 返回

(c) 结构图(造型图:陈敏)

图6 贵州花溪苗族女翻领十字绣上衣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

4.1第一套西服后片及围裙裙身的十字图案

头饰最外层佩戴的背片和腰间的裙子是华西苗族妇女佩戴后能充分展示的两个重要部位。 这两个位置不仅不会被其他服装辅料遮挡,而且面料幅宽较大,因此衣片中央的图案比其他位置的图案要大。 一般在整幅绣品上都能看到。 、两个或四个比较大的“十字”形花朵图案(图6、图4)。 工艺也更加丰富多样。 它是整件服装的关键装饰区域,也是十字图案中最精彩的部分。 花朵图案以十字为骨架,从中心图案向外延伸。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

4.2 袖口、制服下摆、马甲上的十字图案

这些区域的花形是以十字形图案为单位,沿两个方向连续排列的边框图案。 虽然处于边缘,但花形的刺绣却丝毫没有懈怠,每一针每一线都经过精心设计。 边缘图案根据服装的边缘改变位置。 比如第一件衣服的下摆和后片,实际上是两块分别绣的绣片。 绣下摆时,先从外侧开始,沿下三边绣几行边框。 向内绣,然后在边框之间的空间绣图案。 花溪苗族服饰的袖子有的取自无袖关首服,穿在上衣里面,有的则是用两片长方形的绣片缝在关首服上。 不管是哪一款,上面的刺绣图案要么是沿着袖口边缘绣的,要么是沿着与衣服接缝的一侧绣的。 绣法与衣服下摆类似。 将绣出多排两方形连续十字图案或其他几何图案。 (图7)。

图7 袖口十字图案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5 结论

贵州花溪地区的苗族妇女在代代相传的刺绣史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其刺绣技法丰富多样,是十字纹的基本元素; 它以简单的“十字”形状为骨架,并在其上丰富了细节。 这种程序化的制作步骤简单易学,也是十字图案产生的内在原因; 在深色布底上绣有对比色的绣线。 这种手法虽然是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形成的,但却创造出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同时,这种组合方法也保证了十字图案的配色不会因为颜色过多而产生花哨的效果; 十字图案的形状可以复杂化并放大为主图案,也可以简化为边缘图案。 其灵活的形状可用于装饰服装的各个部位。 花溪地区苗族妇女创造的女红技艺具有传承意义。 十字图案的形状也为当今创新设计中的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设计方向。

花溪十字纹赏析:服装提供者--顾薇薇

参考:

[1] 韩嘉格. 论贵州“花溪式”苗族服饰的特点[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 29(4): 117.

[2] 翁长青. 谈苗绣[J]. 丝绸,2004(6):47。

[3]贡布里希。 《秩序感——装饰艺术心理学研究》[M]. 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4] 裴学都,鲍英照. 贵阳花溪苗族十字绣图案[J]. 装饰,1959(6):23。

[5]吴世忠. 中国苗族服饰图解[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452。

参观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于1988年开始筹建,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 是中国第一座专业服装博物馆和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于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 旨在服务社会,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资源,成为民族服饰文化基因库。 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度,成为中国服饰文化交流和研究的良好平台。

民族服饰博物馆现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馆、汉族服饰馆、苗族服饰馆、金工珠宝馆、锦绣蜡染馆、奥林匹克服装馆、和图片厅,以及教学用。 以及用于学术交流活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互动的中国传统服饰工艺厅。

民族服饰博物馆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布料、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 还收藏了近千幅1920年代、1930年代拍摄的彝族、藏族、羌族民族服饰的极其珍贵的照片。

博物馆积极开展民族服饰文化、现代设计等教学、科研等活动。 从服装文化研究、服装设计研究、服装技艺传承等方面,探索博物馆研究与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 博物馆设有民族服饰文化硕士学位授权点,也是学院博士项目的科研和实践基地。

民族服饰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被正式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称号。 为传承、创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民族服饰素材库网站: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英华东路2号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A座3层

电话:010-64288067/010-64288261

邮箱:bwg@bift.edu.cn

邮政编码:100029

本文地址:https://www.cixiucn.com/cixiutu/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