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艺术带来效益。 “四大名绣”亮相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

2006年10月6日 08:53 解放日报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昨日在“锦绣新苏州”首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上亮相。 海峡两岸民众共同绣制以大熊猫“团团”、“圆圆”为主题的双面绣,成为艺术节的一大亮点。

尽管四大名绣在节日上广为人知,但苏绣研究所所长张美芳透露,苏绣作为中国刺绣的“制高点”,目前仍受到“苏绣是否老旧”的质疑。并且仍然可以出售。”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面对10万苏绣姑娘的崛起,我们就感到困惑。”张美芳说。 一方面,苏绣作品被大量“克隆”; 另一方面,苏绣姑娘也只擅长绣小猫、金鱼之类的。 为了打开进步空间,苏修努力探索自我突破。 2000年,李政道先生访问苏州后,苏州刺绣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刺绣“金核子碰撞科学形象”,首次实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十多年来,张美芳一直告诫绣工不要陷入三个误区——不要埋头于刺绣,而要多花时间观察名作,先尝试了解艺术家的艺术语言,然后用刺绣技法来表达; 我们不能再满足于能将一根丝线分成四十八份,我们必须致力于如何将苏绣的表现手法从二维走向三维; 我们不能再以一件刺绣作品的成功与否作为标准,是否栩栩如生,你首先应该问自己,它能创造想象的空间吗?

在这次刺绣文化艺术节上,一位工艺美术大师亲身经历了一件让他深受感动的事情。 他告诉记者,一位美国客人在欣赏了他的一幅作品后感到非常惊讶。 然而,当工艺大师准备量产该作品时,美国客人却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下一件作品不能是这件作品,我想要的产品必须每件都不同。” 美国人的创新思维给了这位大师很大的启发。

0
收藏0

本文地址:https://www.cixiucn.com/zhenfa/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