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

从地理上来说,欧洲和中国相距甚远。 然而,艺术史学家和文明史学家知道,这种地理上的隔离并没有阻碍东西方之间不可或缺的相互接触。 与今天的正常情况相比,古人恐怕更需要坚强和勇敢。 当商人、工匠、民谣歌手或木偶剧团有一天决定出发时,他们会加入商队,在丝绸之路上漫游,穿过草原和沙漠,骑马甚至步行数月甚至数年,寻找工作。 和盈利机会...

我相信,旅行的工匠也将一些绘画方法带到了亚洲,我们在敦煌等地都可以找到他们的作品。 他们从希腊和罗马绘画中学习了一些表达光线和气氛的方法,并将这些技术融入到自己的技术库中。 ...早在汉代,一些装饰艺术图案就从欧洲传入中国,特别是葡萄叶纹和葡萄纹,还有莲花纹。 这些花卉漩涡已被中国工匠改编用于银器和陶器。

——EHG贡布里奇

丝绸之路定义

中华文明很早就与欧亚非文明古国相互接触、影响、交流。 这些古老文明之间的交流路线从来没有一个通用的名称。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德·冯·里希特霍芬在其名著《中国》中首次提出“Seidenstrassen”(丝绸之路)这一名称。 他对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连接中国和河中地区(指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以及中国和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主体。”西域交通要道。” 这个名字很快得到东西方许多学者的认可。 英国人称之为“丝绸之路”,法国人称之为“La Route de la Soie”,这是丝绸之路一词的多种翻译。

1910年,德国历史学家阿尔伯特·赫尔曼从文献角度重新思考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其著作《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中提到“我们应该改变这个名字的含义”。 延伸到遥远西部的叙利亚的道路上。”

李希霍芬之所以把丝绸之路的开通定在西汉使者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之后,是因为张骞说他出访中亚各国时“没有丝绸颜料”。在他们中。” 这段记载被司马迁抄入《大宛史记》。 因此,他特别强调了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性。 赫尔曼将丝绸之路的西端定在叙利亚,是因为张骞经过西域不久,中国的丝绸就沿着丝绸之路运到了罗马帝国。 公元前65年,庞培率领罗马远征军攻克地中海东岸,随后叙利亚并入罗马帝国。 因此,赫尔曼提出,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交流不仅限于中国与中亚、印度之间,也存在于中国与罗马之间。

对丝绸之路的新认识

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考古发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从时间上看,新的考古发现将东西方丝绸贸易的开始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甚至更早。 从空间上看,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表明在张骞出使西域不久之后,中国丝绸就出现在罗马帝国首都罗马。 因此,研究者普遍将罗马视为丝绸之路的终点,将中国汉唐古都长安、洛阳视为丝绸之路的起点。 有学者认为,这条道路可以向西延伸到意大利威尼斯,向东延伸到日本奈良。 因为威尼斯是马可·波罗的故乡,奈良正仓院收藏的染织珍品有十万多件。 如果加上法隆寺保存下来的丝织品,据说可以囊括中世纪时期的各种丝绸。

除了沙漠之路主线外,丝绸之路还有许多重要的支线。 分别是:1.草原公路、2.海上交通、3.唐藏古道、4.中印缅公路、5.交趾公路。 在某些时候,一些支线和沙漠公路一样重要。 最早的丝绸贸易始于草原之路。 唐代以后,东西方的交往逐渐转向海上。 公元15世纪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后,最终取代了传统的陆路交通。

今天,我们对丝绸之路的认识肯定比李希霍芬时代深刻得多。 尽管他和赫尔曼对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已经不能概括目前已知的丝绸之路的全部内涵,但他们提出的基本概念并没有过时。 他们坚定不移地将丝绸之路研究放在中华文明与地中海文明的文化交流上。 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研究中国和罗马是不够的。 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中亚、印度、伊朗以及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两者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 因此,我们将丝绸之路定义为一条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体的古代和中世纪文化交流之路。中等的。

从世界五大纺织体系看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对旧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个问题的最好说明就是丝绸在中国的发明及其在古典世界的传播。

欧洲文明起源较晚。 它首先出现在克里特岛和以迈锡尼为中心的希腊半岛南部(公元前1900-1500年)。 这两个地方都在爱琴海内,因此被称为爱琴海文明。 生活在这里的希腊人和希腊文化的继承者罗马人都使用亚麻和羊毛作为纺织纤维

一般认为,希腊和罗马的纺织文化来自近东。 地中海沿岸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古代交通。 对于爱琴文明的创造者来说,隔海相望的近东吸收文化养分并不困难。 羊毛首先在美索不达米亚被用作纺织材料,在伊拉克什米尔的古巴比伦遗址中发现; 使用的亚麻纤维起源于埃及,例如来自埃及萨克拉遗址的亚麻。 印度纺织文化有自己的体系,主要以棉花为纺织原料,包括草棉和木棉。 印度河上的古文化遗址摩亨佐德劳就大量使用了棉纤维。 美洲的玛雅人使用羊毛和棉花作为纺织纤维,但品种与旧大陆不同,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起源。 世界上最古老的六大文明国家中,只有中国使用丝绸纤维。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就开始养蚕、缫丝、织丝。 仰韶文化半坡时期的陶器底部有丝印痕迹,表明丝绸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3000年前。 丝绸不易保存。 最早的实物标本出自公元前4750年的浙江千山阳良渚文化遗址。 该遗址出土了丝带、丝线和一块丝绸。 根据切片分析,所用丝纤维的横截面积为40平方微米,丝素蛋白横截面为三角形,均来自家蚕蛾科的蚕。 大约在这个时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如山西夏县西殷村、河南荥阳清台村等地也发现了蚕丝遗骸。

商代(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100年),中国的丝织品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由于丝绸制作工艺复杂,即使是在丝织业发达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长期以来也只是王公贵族享用的奢侈品。 普通百姓只穿格布或麻布,所以下层人民也被称为“平民”。 在商代社会,青铜礼器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器物。 商代贵族陪葬的青铜礼器有时还包裹着丝绸,出土时常留下丝绸痕迹。 1937年,瑞典学者V.西尔万在瑞典远东博物馆收藏的商代青铜器和青铜斧的铜绿上发现了丝织物的痕迹。 据她研究,这是一种单色丝绸,平纹组织经纱呈现菱形图案,菱形图案有30根纬线。 西尔万将这种丝织方法命名为“商式编织”。 这种丝就是中国古书所说的“气”。

中国学者还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铜戈、商代玉刀上发现了丝织品的痕迹。 据分析,部分丝绸的编织结构比远东博物馆发现的菱形图案复杂得多。 每个图案由35根经线和28根纬线编织而成,图案为素色菱形; 菱形的外线较粗,自然形成。 一组几何图案; 图案对称、协调、层次分明。 故宫收藏的商代玉刀上,除菱形纹外,还发现有云雷纹的丝绸。 商代,除了丝织品外,还有刺绣品。 这一切都说明,到了商代,中国的纺织技术就已经相当先进了。

陕西扶风县周原西周古墓葬中发现了工艺精湛的玉蚕,体现了周人对丝绸生产的重视。 战国时期,中国丝绸品种中又增加了锦。 20世纪80年代初,湖北江陵马山战国墓中发现了精美的锦绣刺绣品。 锦、绣都是名贵的丝织物。 中国成语用“山清水秀”来形容山川的美丽。 20世纪40年代,在阿尔泰山巴泽莱克墓地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凤凰图案刺绣,标志着中国丝绸在这一时期开始走向世界。

汉代丝绸继承了战国时期的传统。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两座汉墓出土了大量西汉早期丝绸。 除丝、绮、锦、绣外,还有高档圈绒锦印花色纱、提花罗纱(罗纱)。 齐)。 自20世纪初以来,塔里木盆地的古遗址中陆续出土了各种汉代丝绸,在罗马帝国东部行省巴尔米拉和罗马本土也发现了汉代丝绸。 克里米亚出土的汉丝绸表明,罗马丝绸从欧亚草原传入欧洲,逐渐形成了丝绸之路的草原路线。

丝绸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丝绸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它的出现对后来中国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从文化上看,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出现了桑、蚕、丝、部首从丝等100多个与丝绸有关的文字。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收有267个帛字。 丝绸也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 在《诗经》、《乐府辞》以及“锦绣山河”、“结茧”等古代成语中,与丝绸有关的内容随处可见。

2、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丝绸密切相关。 纸的发明直接受到丝绸生产技术的启发,特别是“漂浮”丝绸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丝绒沉积物。 “浮絮”制造丝棉的工艺,不仅提供了纤维原料经草木灰水蒸煮、水浸脱胶、除去杂质、净化纤维的技术,还提供了纤维原料浸泡的技术含有纤维束的材料在水中可增加机械强度。 不怕敲的技术。 这两项技术在造纸过程中至关重要。 印刷术的发明与秦汉以来丝绸印染技术中的凸版印刷有直接关系。 可以说,丝织技术的发明实际上是造纸和印刷两大技术发明的先驱。

3、从经济上看,丝绸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交流的主要产品。 几千年来,丝绸和中世纪瓷器使中国在与西方的经济交往中处于优势地位。

总之,中国丝绸从发明到传入世界有着非常清晰的历史。 长期以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从事丝织手工业的国家。 因此,中国对人类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是世界公认的。 丝绸以其鲜明的原创性、高超的技艺和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图案,使中华文化在世界优秀文化中脱颖而出。

本文地址:https://www.cixiucn.com/zhenfa/1999.html